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736个真人故事
我是恩恩的妈妈。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 从小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我性格乖巧,学习成绩优秀。 然而,我怀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不顾家人的反对,还是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在国内大学当老师,口袋里有200澳元出国留学。
在国外打拼挣生活费,租房子,认识变态男人。 完成学业回国后,我主动从一家大型国企辞职,成为英语教师和培训师,还加入了一所国际学校的董事会。 为了我的两个女儿,我创建了自己的育儿英语课程,通过在线教学一晚赚了几十万。
父母说我爱胡闹,亲戚朋友都羡慕我出轨的生活。 可谁知道北京英语培训机构前十名,光鲜亮丽的背后,我却一直在与抑郁症作斗争,经常厌食、呕吐、脱发。 为了自救,我学了武术,转行当了拳击馆老板娘。 然而,遇到了疫情,我的生意一落千丈……
(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经营一家拳击馆)
1982年,我出生在安徽省一个小镇的一个军人家庭。 我是唯一的女儿。 父母从小就对我的学习要求严格,在生活上遵循自由放养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我听话、独立的性格。
在严格的家庭教育下,我不负父母的期望,成为了亲友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我的内心并不想被这种传统教育所束缚。 我对世界充满好奇,想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渴望改变,甚至变得“叛逆”。
初二的时候,我喜欢上了一个男孩。 父母知道后,非常生气,责骂他们,不解释。 那时我很想离家出走,但我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 至此,我的第一次小小的叛逆就被父母“镇压”了。
高中时,因父亲工作调动,我来到合肥读书英语,考入合肥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 我的成绩非常好,有机会在学校攻读研究生。 导师还特意提醒我,如果我读硕士、读博士,以后不仅能当大学老师,还能分到一套房子。
我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 这就是普通人一生所梦想的。 他们以为我会欣然接受这个命运。 谁知道我接下来的决定让他们大吃一惊。
(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
大学毕业后,当一名老师,买房,结婚生子,然后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人生规划。 于是,我没有按照老师和父母的意愿申请硕士和博士联合项目,而是在研究生二年级时提出出国留学。
父母不同意,认为我胡闹,还说“狠话”不给我生活费。 我当时很固执。 我在网上咨询了解了出国留学的各种手续。 然后我就去银行办理信用卡,去代理机构,申请推荐信,自己办理了所有的留学手续。
2000年,我带着信用卡和200澳元毅然前往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营养学硕士学位。 我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了这所学校。 它是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八所学校之一,也是世界排名前50的学校之一。 不过学费比其他欧美名校便宜,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
一到悉尼,我就找到了在这里读书的高中同学,厚颜无耻地说:“我可以和你一起住吗?” 幸运的是,同学收留了我,我有了暂时的住处。
周四,我去学校报到,周六,在同学的帮助下,我开始打工赚取生活费。 我在一家青岛人开的餐馆里当服务员。 旺季的时候,每个月的工资只够基本的伙食费。 不过淡季的时候,餐厅不想要我们这样的短期工。 为了省钱,我经常从超市买过期的面包。 最需要的时候,吃了一个月腐乳白粥。
(我的澳洲留学生活)
生活中的这些磨难对于我来说都不算什么。 因为我想向父母证明自己。 当父母担心的时候问我为什么没有信用卡账单时,我告诉他们我是在打工赚钱。
我的父母没有出过国,所以他们不知道国外有多辛苦。 他们认为我很棒并且能够轻松应对。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再认真对待这件事。
其实,生活的苦不算什么,真正的苦在于学习。 学习的困难和压力让我的心情越来越差。
澳大利亚人的英语口音很重,很多发音和我在国内学的不一样,所以听课相当困难。 第一次参加小测验,我的成绩很差,这极大地影响了我的自信心。 而我的专业需要做实验,写研究报告和论文,这又是一个压力。 后来我在租房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差点让我精神崩溃。
打扰了同学一段时间后,我决定租房子,但我没有钱,只能租一套很便宜的公寓。 没想到却遇到了一个变态的房东。 每当他看到女房客,他都会抓住一切机会拥抱她、拥抱她。 他还有偷窥的习惯。 我吓得拖着行李跑了我放弃了北京户口,成为了一名英语培训老师。 我被称为“口语小魔女”,在业界名声大噪。,房租也没有退。
那天,下着雨,我走在异国他乡的街道上,举目无亲,无助。 我真的很想像我的同学一样。 当我遇到困难时,我可以给父母打电话抱怨,撒娇。 但我知道,即使我说出了自己的困境,也只会给父母带来麻烦和担心,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哭了很多次之后,我联系了朋友,请求他们帮助我暂时渡过难关。
(除了学习和工作之外,我喜欢和朋友一起爬山和旅行)
虽然我一直想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但不得不承认,军人家庭的一些特质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不服输的性格迫使我在每一次挫折中变得更加勇敢。 我一边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一边努力赚钱。
为了兼顾两者,我会回顾公交车上的每一个机会。 最后我居然利用了每天上下班的两个小时,把论文一篇篇的写完了。 适应了国外大学的学习方式后,我的成绩逐渐提高了。
这次经历让我有了人生观:“要坚强,要独立,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独自一人并在压力下解决问题的习惯有其优点和缺点。 当我努力适应出国留学的生活时,我患上了厌食症。
只要吃点东西就会感到恶心。 只有吐了,我才能感到舒服和快乐。 我非常着急,去看了医生并进行了咨询,结果好坏参半。 这种病就像埋在我体内的一颗炸弹。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爆发。
毕业后,我放弃了留在澳大利亚的机会。 因为我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喊:“你太辛苦了,完成学业就应该回国。” 而且我有信心能够在澳大利亚生存下去,在中国更是如此。
(我在澳大利亚学习和训练自己)
回国后,我在北京国药集团旗下子公司担任营养师。 父母很高兴,女儿终于稳定下来了。 估计老一辈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国企工作,以保证旱涝保收和稳定。
2006年,我发现工作地点旁边的一家培训机构正在招聘英语老师。 我喜欢挑战新事物,所以我利用下班时间到组织兼职。
我教的第一门课是新概念英语,后来我逐渐选了越来越多的课程。 后来我有机会去北京的一家韩国现代公司给员工提供商务英语培训。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越来越喜欢晚上的工作。 于是我就没有和父母商量就从国药集团辞职了。 这也意味着我放弃了在集团呆两年获得北京户口的机会。
随后,我在天津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担任雅思老师。 她当时的所作所为颇有名气,被圈内人称为“口语小魔女”。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又开始焦躁起来: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
(我在雅思培训学校担任老师)
我和丈夫一起开了一个小型培训机构。 我丈夫是韩国人,我们是在北京的一家教育机构认识的。 当人们有相似的兴趣接触时,自然就会走到一起。
但自己当老板和为别人工作是完全不同的。 为了招收学生,我们要做宣传,找老师安排课程,考虑运营费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每天都很忙碌。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没过多久,培训班就停办了,我的第一次创业也以“失败”告终。
不过,这段经历也锻炼了我,让我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迎接各种挑战。 后来,我在一所国际学校担任行政经理。 由于工作出色,我很快就加入了董事会,负责学校事务。 而且我老公也去了一家韩国公司上班。 我的事业很好,工资也很高,成为了亲朋好友聚会上被称赞的榜样。
(我在国际学校做行政工作,也喜欢为孩子们进行英语活动)
不久,我怀孕了。 怀孕带来的身体变化和工作带来的压力就像潮水一样向我袭来。 我的厌食症又复发了,还伴有呕吐和孕吐。
这时,妈妈和我住在一起。 她看上去很着急,却又不知所措。 因为她无法理解怀孕和生产对于女性来说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什么我怀孕的时候心情会这么不好? 她不知道我生病了并且患有抑郁症。
我知道再这样下去对孩子的出生不利。 为了全心全意地迎接我小生命的到来,我放弃了自己的事业。 整个怀孕期间,我不断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应对各种身体不适,身心都极度紧张。
2010年,孩子出生了。 小家伙只有4磅20盎司重,这让我感到非常内疚。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北京英语培训机构前十名,做一个好妈妈,帮助孩子快乐成长。
除了照顾好孩子的吃、喝、上厕所,我还和她说话、陪她玩。 在抚养女儿的过程中,女儿正在慢慢改变、治愈我。
(我跟我女儿一起来的)
她的第一次哭,第一次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爬行,第一次咿咿呀呀,张开双腿拥抱,都让我觉得新奇; 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也都成了我眼中最美的风景,让我坚硬的心都软化了。
当女儿快两岁的时候,我意识到,如果我一直被限制在家里,我的思想和能力会逐渐退化,我将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 这时,我又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回学校读书。
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认为我的想法很离谱。 尤其是我的父母,他们劝我:“你都出国了,有两个硕士学位了,为什么还要读书?再说了,孩子这么小,需要妈妈照顾。”
也许是我体内的“竞争”基因在起作用。 每当我达到人生的某个稳定阶段时,我就会焦虑,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得不再次奋斗。
于是北京英语培训机构前十名,经过两个月的复习,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
(在上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我喜欢挑战学英语,我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收获)
法国作家多米尼克·劳罗曾说过:“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将来要做的事情做准备,一切都是慢慢积累的结果。”
在不断吃苦的过程中,我发掘了自己的潜力。 我现在所做的任何决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寻找未来的自己。
幸运的是,MBA课程并不紧张,可以让我平衡家庭和学业。 我和老公的日常交流主要是英语,所以我就想:“我能不能在家里创造一个双语环境,让我的宝宝从小就可以同时学习英语和汉语呢?” 这时,我作为英语老师的经验就派上用场了。 为了使用它,我开始尝试做英语启蒙。
2014年,我生下了第二个女儿。 为了两个孩子,我读了很多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并利用原来教育圈的资源,成为了一名“正面管教”讲师北京英语培训机构前十名,进而影响了我后来的职业生涯。
(我是“正面管教”导师)
2017年是在线学习知识付费的高峰期。 我接触到了国内两个比较大、有影响力的少儿教育在线平台。 他们邀请我设计并录制少儿英语启蒙课程。
由于大力营销,该课程一经推出就获得巨大成功,点击率高达数百万。 课程的火爆让我一晚上就赚到了六位数的销售提成。 可以说,那是我执教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让我充满了成就感。
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英语讲师,一个聪明能干的母亲,一个幸福的家庭。 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看到我在这些成功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为了设计出一门好的课程,我会反复策划、编写、记录、表演。 因为工作室在杭州,所以我每天都要坐最早的火车去杭州拍摄,拍完之后再坐最晚的火车回上海,就是为了跟孩子们讲睡前故事,说晚安。 。
(我正在为某少儿教育网络平台拍摄英语在线课程)
现在回想起来,我想我之所以这么爱折腾,是因为我在寻求自我肯定。 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孩子缺乏鼓励和肯定。 很多人小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你不能做这个,你必须做那个”的指令和“你不好、那个不好”的批评。
尽管大人心里爱自己的孩子,但在言行上却很少表扬孩子。 这也导致我经常怀疑自己到底好不好。 我需要通过尝试各种事情并做好它们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但凡事追求完美会让你感觉很累。 另外,我和一些伴侣因为观念的差异有过不愉快的经历,这让我压力更大,导致失眠、脱发、身体红灯。
(这是我的讲师照片)
恰巧我家门前有一家泰拳馆。 为了舒缓情绪、增强体质,我开始学习泰拳,然后开始接触格斗。
我发现,在打拳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高度的精神紧张,出拳要快,躲闪要快,否则只会挨打。
而且我很享受实战中力量的爆发和大汗淋漓的感觉。 似乎体内所有的不快都在拳头里找到了出口,随着汗水消散得无影无踪。
对战斗的热爱让我躁动的基因再次活跃起来。 在丈夫的支持下,我开了一家拳击馆。 我想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并接受这项运动。
在从未接触过打斗的外行人看来,“打斗”就是血腥、暴力、斗争的代名词。 事实上,流行的“格斗”运动已经摆脱了粗暴、血腥的标签。 不仅可以燃烧脂肪、塑形,还可以提高适应能力。 最重要的是,在发作的过程中,它可以让人卸下职场上的压力,家庭中的压力,让自己有底气。
(我很享受拳击给我带来的快乐)
事实证明我开拳击馆是对的。 礼堂内70%的学生是女学生,年龄从20多岁到50多岁不等。 在拳馆之外,他们是职业人士、妻子、母亲和父母的孩子,但在拳馆内,他们只是他们自己。 战斗让她们酷炫、飒爽、充满力量,即使素颜也显得精神抖擞。
因为热爱战斗,疫情期间,即使困难重重,我也没有放弃这个职业。
事实上,我刚开业几个月,疫情就袭击了我。 当时投资超过200万,开业1个月内已有会员300人。 前两个月就已经实现盈利。 没想到疫情来袭,店里空无一人。
拳击馆每月租金7万元,加上员工工资和各种开支,每天都在赔钱。 为了让拳击馆维持下去,我们只能用自己的积蓄来补贴。
当时我和老公开了一家物流公司,靠上课的收入和一些投资,勉强维持拳击馆的运营。
为了尽快弥补损失,我开始在自媒体上发布体育视频。 首先,我在网上推广,普及格斗知识。 其次,我也把“打架使人快乐”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个观看我视频的人。 到目前为止,我的自媒体账号粉丝已经超过7万,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拳友”。
(我正在给学生讲课和指导)
我还将在 MBA 工商管理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了拳击馆的管理中。 我和老公分工合作。 负责人事管理及部分对外业务合作事宜。 我负责日常管理以及与教练沟通工作问题。
有一次,一位教练私自开了一家健身房,想挖走学生。 这是严重违反行业道德的行为。 当沟通失败时,我丈夫解雇了教练。
幸运的是,这样的员工只是少数。 我们图书馆里很多人都是1900年以后出生的,他们已经是大孩子了。 只要管理上奖惩明确,一切都按制度进行,不隐瞒、不作弊,人事管理就会非常顺利。
现在,通过自媒体,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我的拳馆和我:一个说话轻声细语、出拳猛烈的两个孩子的母亲,我的拳馆管理也在不断完善。 发展。
(格斗运动让我变得越来越好)
人们常说“四十岁不惑”。 而我今年41岁了,经历了很多人生故事。 在不断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我有过痛苦,有过快乐,有过纠结,有过愤怒,有过绝望,也有过释然……
我一直以为我的心里藏着一只狮子,但它却一直沉睡在我的内心深处,每一次的生活经历都会慢慢地唤醒它。
到现在为止英语培训,格斗运动让我终于拥有了一颗开放的心、清晰的头脑、轻松的心态。 我不再限制自己,不再为别人的评价而活,而是尽情地表达自己。 幸福就是你幸福或者不幸福,你就是不幸福。 我就是我,过着自己精彩的生活。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