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设计研究
金仁义
摘要: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针对当前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主题情境缺失、“听说”活动碎片化、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从主题情境、听说活动、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提出并分析了高中英语听说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结合具体案例研究,阐述了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设计中应注重主题情境的引领,通过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创新迁移的“听说”综合活动以及交际性评价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视角;英语听说教学;教学设计
一、引言
在英语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将英语听说考试正式纳入高考范围,英语听说教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缺乏相对统一的听说教材和教学模式,高中英语英语考试题型和特点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和练习,却忽略了英语听说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在社交情境和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表达意义,从而体现出英语学科的工具性特征。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基本教学理念中提到“以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教育部,2018:2);强调“教师应设计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教育部,2018:3)。这为我们如何设计和开展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当前高中英语听说教学面临的问题出发,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阐释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设计原则,并借助具体案例研究分析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设计策略,以期提高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性。
2.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考英语听力和口语考试题型是开展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的主要依据,缺乏统一的听力和口语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导致很多教师采取以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导向策略。即使有完整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课,教学活动的设计也缺乏主题情境性、综合性、关联性和交际性,以机械的试题练习为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缺乏清晰的主题背景
由于考试的需要,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涵盖了众多话题。教师在进行听说教学时,往往只关注考试题型,而没有对话题进行归类,围绕一个话题进行听说教学。多话题下的英语听说课,使得教师无法有效评估话题语境与学生背景知识的差距,造成无效输入、空白输出,不利于学生对话题意义的深入探究,直接影响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有效性。
2.“听”和“说”活动的分离
在实践中,英语听说教学在课堂上只呈现“听”和“口语”两种活动,没有考虑
学生从听力中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不能有效地内化并运用到口语表达中,学生的口语交流也未能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听说”课堂只注重形式,缺乏交流,限制了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3.评价模式单一高中英语学习外教一对一,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听力理解的评价仅限于学生的正确答案,并主要基于一对一的师生问答。
师生、同伴之间缺乏自然交流。对听不懂的学生,有效的教学措施较少。口语活动中,虽然有二人互动、小组讨论,但以个人表达为主,其次是老师的简单评价。薄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相对较低,课堂成为个别学生的表演场所。
三、高中英语听力与口语教学设计的原则
英语听说教学不仅要注重“听”和“说”具体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听和说”的综合语言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相匹配的主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全方位的语言训练和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学习、内化、运用和迁移语言知识,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针对当前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英语培训,提出以下三条听说教学设计原则:
1. 根据话题内容选择合适的听力和口语材料
《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情境不仅规范了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有意义的情境,并有机地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部,2018:15)。在以学科情境为指导的英语听说课中,教师应创设与学科紧密相关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建构新概念,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练习语言技能,在探究学科意义的过程中增强文化意识、发展思维水平。此外,根据语言学家Halliday(1964)的观点,语境包括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风格。因此,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关注交际的目的、对象、身份、情境等来改进交际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英语听说教学中,主题情境的设置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主题范围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开展听说活动。例如,以牛津教材(上海版)高二上学期Unit5《科技在我们身边》为例,在该单元的学习中英语,教师可以围绕“互联网世界”、“手机在我们生活中”等子主题开展听说教学。在听力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及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和问题;在口语活动中,让学生针对听力课文中提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引发学生对如何“让科技创造美好未来”的深入思考;二是从功能思想的角度确定主题情境。功能是指人们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的活动; 理念是人们为保证交际顺利完成而采用的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海市教委教研室,2016:91)。例如,以“道歉”为主题情境,让学生在听力活动中重点关注交际内容,如向谁道歉、为什么道歉、对方是否会接受、解决办法有哪些等。同时,让学生注意听力文本中与道歉相关的常见表达。在口语活动中,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练习如何有效表达道歉,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听”与“说”紧密联系,强调活动分层
听说课的活动设计,既要考虑到听和说技能的共同发展,又要考虑到听说活动的高度融合和紧密衔接。即“说什么”要以“听什么”为基础;“说什么”要帮助“懂什么”,二者不断循环、相互依存,避免出现“听而不说”和“听了不会说”的情况。此外,听说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要立足于学习情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分层。《课程标准》对活动设计的要求是,要有信息获取与整理、概括与整合的学习理解活动;有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的应用实践活动;有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的迁移与创新活动(教育部,2018:62)。
例如,外教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链接》第三册Unit1《诚实是上策》的听力和口语教学部分为例。听力部分的第一段讲述了一个朋友向另一个朋友讲述自己“说善意的谎言”的经历和感受,从而引发了他们之间关于各自对“善意的谎言”的不同看法和理由的对话。在听力活动之前,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说谎言”的经历,并在交流过程中引入“善意的谎言”的概念以及人们“说善意的谎言”的原因。根据克拉申(1982)的“输入假说”,语言习得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学习者能够理解输入的语言材料,因为对于学习者来说,无法理解的输入只是一种干扰理解的噪音。因此,在听力理解之前与学生进行关于自己的经历以及与听力文本相关的内容的口语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一方面可以消除听力中的词汇障碍,补充文化信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将听力中获得的信息和语言知识转化运用到后续的口语活动中。听完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选择、填空、匹配等方式理解和描述事实信息,如“这个善意的谎言是关于什么的?”“她为什么说善意的谎言?”然后,学生可以整理和总结两人的不同观点和理由,并注意表达观点和陈述理由时使用的词汇和句型。听力教学任务应以递进的方式促进学生对内容、技能和语言的关注(刘森,陈一锦,2018)。同时,活动要分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老师可以创设一个场景——如果一个没有穿衣品味的朋友穿着新买的衣服来找他们,希望得到他们的称赞,他们会怎么说? 这次口语活动不仅要求学生在新的情境中把听力理解的内容付诸实践,而且对第二次听力活动做出听前预测——他们对该情景的真实反映。
3.基于交流经验,多种听力和口语活动评估方式
听说训练是一项交流性很强的活动,在活动设计和评价方面,不仅要体现师生之间的交流,还要创造更多的同伴交流机会,有效提升学生的交流策略。例如,在测试学生听力活动效果时,教师不妨将机械式的师生问答(教师提出问题英语学习外教一对一:“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英语听说教学设计研究,学生回答听力问题)转变为学生之间积极主动的交流。通过设计“检查表”展开两人对话,相互询问主旨、相关细节、不明白或遗漏的信息等,在相互交流和评价中,学生不仅可以分享所学、缓解压力,还可以在真实的情境和任务中锻炼沟通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的表现,还可以回答学生常见的、个性化的问题。在口语活动中高中英语学习外教一对一,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通过布置任务、小组讨论、集体报告、组际评价(从每个成员的参与程度、观点内容、思维逻辑、沟通方式、语言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交换评价建议等一系列沟通活动和主动评价方式学英语,强化沟通体验。
四、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视角”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设计策略
基于以上对高中英语听说教学设计原则的阐释,高中英语听说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应以听说互动活动为驱动,从学习情境出发,围绕特定话题,整合课程内容高中英语学习外教一对一,优化教学策略,以听力活动作为学生刺激图式、建构新知识、学习语言知识的输入手段;以口语活动作为学生内化、运用、迁移语言知识的输出手段。在与听说密切相关的活动中,培养微技能,发展多元化思维,增强文化意识,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笔者在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组织的英语学科教师培训网络课程建设中,录制了一节高中英语听说示范课《网络世界》。这节听说课以《网络世界》为话题,通过综合性的听说活动设计,与学生探讨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网络成瘾”这一社会问题。下面就基于这节课例对英语听说教学设计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讲解。
1.教学背景分析
2. 听力和口语教学设计策略及说明
1. 提出话题,激活图式
该老师展示了最近收到的家长匿名短信,抱怨他的孩子在做作业时带着手机,并与学生们讨论了以下问题。
(1)你如何看待那些没有手机就无法完成作业的人?
(2)您通常在网上做什么?
(3)您认为互联网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设计说明:构建合理的语境是帮助学生发展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关键(陈一君,2018)。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不愿意表达,而是缺乏背景知识,或是话题语境超出了学生的语言水平。本课通过对学习情境的分析和把握,以学生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作为情境语境引入本课主题。三道问题的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经验背景,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说,而且可以快速调动学生对“手机”、“电脑”、“社交媒体”、“网络”等已有的图式和语言储备,激发表达的动机。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提到的上网行为、对网络的态度等写在黑板上,为下一步的听力理解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2. 循序渐进地循环听和说
(1)播放第一段听力材料并要求学生完成下表。
(2)如果你是主持人,你会怎样做开场介绍?
设计说明:本次听力活动的设计不是简单的听写,而是注重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运用情景分析策略,理解和推断交际场景的主要信息。由浅入深地创设学习理解的听力活动:访谈主题是听力中的原话;嘉宾的专业信息是直接交代,需要通过情景语境进行推断;关注的问题需要学生理解整个听力,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在测试学生的听力成绩时,作者并没有要求学生照表说出相应的答案,而是设置一个交际情景,让学生以主持人的身份对访谈进行概括性的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在收集到的零散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并通过口语表达以完整的句子呈现,达到听说的有机结合。
(3)第二次播放听力材料,并完成下表(同桌学生使用不同的AB工作表)
(4)与同学进行口头交流,利用手头的不同信息,互相询问缺少什么或不明白什么
(5)口语你所听到的:他们如何看待互联网以及原因?
设计说明:本次听力活动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理解细节信息,从上下文中推断说话人隐藏的观点;掌握网络主题词汇及相关表达。交际语言学认为,交际者之间存在信息差,需要弥补,交际活动才能有效开展。作者运用信息差策略,设计了两张内容互补的学习表AB,促进学生通过同伴合作、互助来评价听力表现,创造相互语言交流的机会,促进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形成。最后通过应用练习的口语活动,要求学生选择、整理、整合、总结、聆听文本,然后用口语表达来解释四人对网络的态度和理由。听与说活动相辅相成,“说”源于“听”,“说”高于“听”,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6)根据听力内容,小组讨论分享:你同意或不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设计说明:根据Swain(2005:471-483)的语言输出假设,“可理解的输出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语言输出活动是语言学习者测试目标语语法结构和词汇,以及语用恰当性,促进语言使用的自动化,从而有效促进二语习得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完成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后,创设迁移创新口语活动,让学生在听力中对人们关于网络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评论和看法,练习主题词汇,锻炼表达能力,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图式,在观点碰撞中拓展思维,反思不足。此外,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作者引导学生思考“网络成瘾”问题,例如“购物狂”,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的听说活动。
1. 垂直深度与综合应用
(1)给定标题“网络成瘾,一种精神障碍?”,预测文本内容。
(2)先播放听力材料,建立结构化信息。
(3)第二次播放听力材料,提取并总结其中的细节。
(4)根据以下情况判断他们是否患有网络成瘾,并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第二部分的听力难度稍高,采用听前预测微技能训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主动把握信息,从而降低听力理解难度。在听力活动中,通过给出的提示信息,要求学生识别出中心思想和关键细节,完成信息的结构梳理。在听力内容的反馈中,作者创设了三个情景高中英语学习外教一对一,让学生根据听力中的信息和知识做出判断、陈述理由,从而达到语言的综合运用和练习。
(5)小组合作,努力解决问题
① 小组讨论及演讲:如何帮助中国青少年摆脱网瘾
② 使用以下评估量表进行组间评估
设计说明:在完成报告的聆听活动后,作者设计了迁移创新口语活动,要求学生根据网络成瘾的症状、表现、成因,通过小组合作、团队展示等形式,寻找解决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方法。通过了解和评价其他小组的表现,反思自己小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探索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案和方法。这样的互动学习,有助于全班同学在短时间内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讨论和反思中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刘森,陈以锦,2018)。这项活动融合了语言、思维和文化。
五、结论
在现实交际情景中,听与说原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学习理解、应用练习、创新迁移等综合性语言活动以及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评价活动,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进行整合和关联。换言之,在学科情境中,“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建构概念、理解交际语境等,为说做好知识和语言准备,确保有效恰当的交际;“说”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听”扫除语言知识和信息背景方面的障碍;此外,“说”还可以巩固、内化、运用和迁移在“听”中获得的语言知识,激发思维。
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有效贯彻“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角度,结合具体可行的教学案例,阐述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教学设计中的主要策略,希望学生在主题情境的引领下,通过“听”与“说”的融合与不断循环,通过有层次、有深度的综合性语言活动,学习语言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增强文化意识,发展思维品质。
参考
[1]Halliday, MAK, MeIntosh, A. & Stevens, P. 语言科学与语言教学[M]. 伦敦: 朗文出版社, 1964 年。
[2]Krashen,SD,第二语言习得的原理与实践[M].牛津:帕加马出版社,1982。
[3]Swain, M.输出假设:理论与研究[A].In Hinkel, E. (主编).第二语言教学与学习研究手册[C].Mahwah: Lawrence Erlbaum, 2005.
[4]陈轶君.高中英语听说课堂活动设计探析[J].课堂教学研究,2018(16).
[5]刘森,陈以瑾.基于上海市英语高考改革的听说教学实践研究[J].外语视听说教学,2018(10).
[6]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处.上海市高中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试行)[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活动式英语学习视角下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设计探索
金银懿
摘要:本文以活动式英语学习为视角,针对当前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主题情境缺失、听说活动割裂、评价单一等困境,从主题情境、听说活动、评价形式等方面提出并分析了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原则。结合具体课堂教学,提出高中英语听说教学设计应以主题情境为主导,创新学习与理解、实践与应用、创新与迁移、交际性评价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活动型英语学习;英语听说教学;教学设计
(本文首发于《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杂志2019年第2期)
标签: 英语学习活动观;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主题语境;听说活动;评价方式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