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日语外教一对一:道木之性,悟木之性——方梦知与应用翻译研究

阿卡索 15 0

日语大连外教招聘信息_大连日语外教一对一_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培训班

方梦志(前排右)与应用翻译行业的同事们合影。图片由作者提供

大连日语外教一对一_日语大连外教招聘信息_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培训班

图片由作者提供

大连日语外教一对一_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培训班_日语大连外教招聘信息

著名学者王佐良致方梦知的信。图片由作者提供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培训班_大连日语外教一对一_日语大连外教招聘信息

1955年,方孟智(左三)与同学、外教合影。图片由作者提供

【寻求】

学者传记

方孟智,1935年生于浙江省嵊县,上海大学教授、翻译家。1957年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现辽宁师范大学)。早年从事科技情报翻译、研究和编辑工作。1978年留校任教。创办《上海翻译》杂志并长期担任该杂志主编。2014年起任国际生态翻译研究会会刊名誉主编、顾问。曾任上海科技翻译学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倡导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出版《中国翻译词典》等著作45部,主编、译著多部,发表论文210余篇。曾获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上海市外语学会、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小黄你好,我是方梦芝。能把今天在上海科技翻译所讲的文章给我们看一下吗?”一位长者走到我面前,说了一个“黄”字,里面有一个“汪”的音!时间:1991年4月,地点:无锡太湖。

“谢谢方先生,不过这篇文章是中国科技翻译社要的,这是我硕士论文的一章,我能再给你一章吗?”年轻人连忙回答道。他硕士刚毕业半年多,第一次参加会议,就被学术界的资深前辈请写文章,他受宠若惊。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培训班_大连日语外教一对一_日语大连外教招聘信息

教授和蔼地说:“你先发给我吧。”第二年,论文顺利发表。无形中,教授的朴实与善良英语培训,为我这个翻译专业的年轻人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多语言种子

1944年秋,日治时期的上海,小学学生方孟智被迫学习了一年日语,日本投降后,改学英语。为了学好英语,父亲让读初中三年级的他在寒暑假到堂兄家辅导功课。在这里,他阅读原著,接受一对一辅导。1951年,方孟智考入上海动力机械制造学校阿卡索,毕业后被推荐为大连外国语学院插班生。后来,他因学习成绩优异被留校,进入助教进修班学习,还经历了两年俄文老师用原版教材的强化教学,几乎读遍了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等俄苏名家的代表作。

他天生对语言有浓厚的兴趣。他曾回忆说:“只要一有空闲时间,那些歪歪扭扭的外文字母就会像‘寄生虫’一样爬进我的脑海里。”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山东一家厂矿,三年多来苦学的俄语至今仍“萦绕”在他的梦里,挥之不去。休息日,他常常到大明湖畔的山东省立图书馆看外国报刊杂志。他学的语言种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文革”期间,他自学了德语。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他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到南京工学院听两三节日语课,还翻译、校对过日语专业文件。

对于翻译家来说,双语就像一把“双管齐下”的枪。小时候的语文课上,他抄写朗读,反复背诵五七言的短诗,这些都熏陶了他基本的审美观。稍大一点,父亲给他订了四大名著,他还自己买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大众哲学》,甚至《年轻的机电工程师》。他对文学和科学都感兴趣,看的书多了,创作的欲望就油然而生。1959年,他在《前哨》发表处女作《我的苏联老师》,表达外教感激之情; 《矿区晨歌》1964年发表在《雨花》上。“文革”期间,他阅读国外科技报刊杂志,捕捉到苏联科研机构因体制变动而出现转型的苗头,于是写出长文《“苏修”科学技术的没落》。

翻译意识的起源

小学时,做生意的父亲就经常鼓励他练习珠心算。初中时,方孟智先是喜欢观察思考生物,后来迷上组装晶体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中专三年,他理论与实践并重,学过铸造、钳工、刨工、钻床等,还到工厂实习过。“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工匠的基因,摸到机器我就很开心。”

在大连外国语学院就读时,学校专门开设了一门课程,名为《工业俄语》。方梦知的翻译意识也在那时开始萌芽。大连外国语学院的翻译教学颇具特色:老师随身携带一卷纸大连日语外教一对一,每张纸上有一个例句,挂在黑板中间,中俄文一一对应。老师一字一句地讲解,两节课讲解一种翻译方法大连日语外教一对一:道木之性,悟木之性——方梦知与应用翻译研究,逻辑清晰,含义精准,引导他不断领悟翻译的真谛。

1957年底,俄语助教培训班停办,方孟智便带着中专所学的专业被分配到济南,在省供销社加工厂当技术员,负责锅炉运行和全厂机械设备的维修,这可不是他学的本领。1958年初大连日语外教一对一,他“被委以重任”——筹建炼铁车间。一座三层小高炉拔地而起,全由他一人设计、建造!闲暇之余,他除了读书,还爱动手动脑,摆弄实物、敲煤油炉、做柜子、修家具,既丰富了生活,又接触了技术。

双语能力奠定了基础,对科技的兴趣则为他的科技翻译插上了翅膀。到济南工作后,出身于自行车生产经营家庭的方孟智,偶然发现了《双座自行车》俄文版,便试译了几页,投给人民体育出版社,被接受出版。译文于1959年出版,当时方孟智年仅24岁!在大连造船厂同学的帮助下,他又翻译了《船用蒸汽锅炉自动控制》,仅一年后便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进厂后,翻译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20世纪60年代初,他开始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出版的《机械制造文摘(动力卷)》译校稿件,每月译文量在1万字左右。校对和翻译稿件均来自他矿井里锅炉旁的鼓房。偌大的炉房既是车间,又是翻译室,左边放着字典,右边放着稿件,“噗噗噗”的蒸汽冲水声仿佛是他沉浸翻译的伴奏。两种转换同时进行:锅炉房在转换能量,他在转换语言。嘈杂的环境训练他心态平衡,心境稳定学英语,锅炉房成了他世外桃源;他所译的与他所学的相符,他诗意地生活在那里,翻译了几十万字的科技资料。

1964年,矿长问他是愿意调回上海与家人团聚,还是根据他的专业特长调到江苏省冶金研究院做专职翻译。他志在必得,不求安逸,没多想就选择了南京。一到南京,他就如老鼠进饭罐,一头扎进了梦寐以​​求的文字海洋,尽情地“啃”着。

经过三年工科基础、四年外语训练、六年工矿行业艰苦奋斗,他把近百万字的中文文献译成英、德、俄文。刚成为专业翻译,他就成了专家:担任《冶金动力学》季刊编辑,经常为重大科研项目提供咨询服务,收集、翻译、研究整理资料,摘译文献,定期做英、俄、日、德等多语种、多国文献的专题评论。1975年,他参与广交会英文翻译工作;1976年,他应邀编撰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金属材料实用手册》中“进口钢材”部分。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对国外资料进行精挑细选,倒排增补,总结调整,突出重点,注释背景,译文中几乎没有翻译的痕迹。他实践了目前国内最需要的外译文和异体翻译,2013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多年浸淫在科研氛围中,积累了翻译实践经验,获得了科技新知,受到了科学思维和科研方法的熏陶,创新思维在我心中涌动。”

日语大连外教招聘信息_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培训班_大连日语外教一对一

走向应用翻译研究

学者必须具备理论素养。中专时,方孟智选修了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制造技术等理工科基础课和一些大学课程。他对快速计算方法情有独钟,曾撰文发表。虽然没有反响,但他的独立研究从此开始。大学时,大多数人认为俄语语法枯燥难懂,但20岁的方孟智在经过三轮语法学习后,意识到理论课的趣味性。他进一步钻研,产生了一窥玄机的感觉。在助教班学习期间,他抽出时间在繁忙的课余时间泡在图书馆,阅读《文艺报》《文诗》《文艺评论》等报刊杂志,还与志同道合的人发起文学理论学习小组,每两周进行一次讨论。

方孟智在应用翻译研究领域的开拓性工作,是从中外语言比较与教学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开始系统地引入,方孟智以此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凭借多语种能力和丰富的互译经验,他本能地对中外语言进行比较,看到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得出规律,从而深刻领悟了翻译的本质和原理。在领悟到翻译的真谛后,他开始从微观走向宏观的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人才培养。日积月累的翻译经验使他意识到,实践可以丰富教学,让理论的引用更加自然,验证翻译理论。

“科研的思维和方法确实流淌在我的血液里。”面对应用翻译研究,方梦知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从语言到技术,从技术到应用,从应用到理论。他发现,用语言学去理解翻译理论、分析实践,很多具体问题都可以解决,这对于翻译方法和转化的研究尤其有帮助。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科教兴国主旋律下,学术界的主要课题之一,也是他走上翻译研究前沿的敲门砖。而科技翻译涉及科技文体,正是最好的切入点。1989年,他推出了第一本学术专著《科技英语实用文体》,反响不错。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作良教授称其“实用价值很高,国内好像没有第二本了”。中国海洋大学杨子建教授肯定该书是1983年至1992年“成果卓著的代表著作”之一。可以说,该书的出版突破了当时国内科技翻译理论研究的瓶颈,使该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开创了先河。1998年,该书被全面修订为《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应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各种类型的应用翻译相继出现,科技翻译难以一概而论。方孟智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变化,并以文体为切入点出版了一系列文集、教材和专著,致力于创立应用翻译学。浙江大学郭建中教授称他为“当代中国翻译学发展的先驱、推动者和建设者”。他立足中国现实,以热切冷静的眼光审视新思想、新成果,以理性反思解读古今中外的翻译观、哲学观和话语体系。他突破了霍姆斯翻译谱系图对翻译学的定义,明确提出“应用翻译学”学科,构建了中国翻译体系和翻译建构的方法论体系。他的研究体现了跨越时空的二维进路和“中国化”一分为三的思想。其中,三分法是方梦知翻译思想的独特之处,最为典型的是“一体三环”理论和“宏中微”理论。

“一体三环”理论指翻译的本体论,包括翻译原则、策略、技巧和翻译史,“一环”是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二环”包括与翻译相关的交叉学科,“三环”指文化和翻译技术。苏州大学王宏教授认为大连日语外教一对一,“一体三环”理论指翻译研究的本体论,不同于其他学科,三环法划分与翻译相关的学科,突出学科之间的关系和在翻译研究中的作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兰红军教授发现,“三环勾勒出通过多学科方法结合翻译研究内外部的翻译体系。”江南大学鲍同发教授指出,“一体三环理论是当代哲学对翻译研究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认知属性和智识建构的开创。”

“宏观—中观—微观”理论是应用翻译理论的框架,它打破了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极具创新性。在方梦知眼中,应用翻译研究特别注重“法木其性,达其性”的原则,而中观研究则是“法木其性”之道,将宏观翻译理论与微观技巧联系起来。合肥工业大学韩江洪教授指出,中观的引入“不只是简单的术语变化,更是传统翻译方法研究性质的改变”,因为宏观理论注重应用翻译的三原则和翻译活动的三要素,将翻译主体(人)与客体(文本)融为一体,使传统翻译理论“落地”,微观技巧研究“升华”,强调翻译的社会性,并指出其个性。中观层面关注翻译策略,涉及策略三要素和策略三角大连日语外教一对一,可从上而下的理论推演和下而下的翻译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深化而得。微观层面探讨语法、修辞、逻辑三位一体的关系,将翻译技巧纳入理论范畴,深化对技巧的认识。方梦知通过实践证明“宏观理论需要中观理论的过渡才能贴近实践,中观理论是下层理论的中介,微观理论对上层理论有反馈作用,三层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了翻译的“道”“术”“艺”的合一。

传播与应用翻译研究

方孟智的《科技英语实用文体》一书奠定了应用翻译学的基础,推动了翻译学的创立,同时,他也以多种身份推动了翻译学的发展。作为教师,方孟智培养了大批应用翻译人才和翻译理论研究者。1978年,他进入上海工业大学任大学英语教师,兼讲俄语课。80年代初,他开始为研究生开设翻译课。此时,西方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正盛行。方孟智以开阔的胸怀,汲取各家学派的精髓,重新思考翻译教学,成为国内最早研究语言比较和翻译技巧的研究者之一,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方孟智不仅身教体会,把自己从事专职翻译工作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还将自己在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中所得所得整理成教材,使其他高校的师生和后辈受益匪浅。自1992年出版《从大学英语四级到专业阅读》以来,已出版十余套教材。每本教材都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原则编写,格式新颖,编排灵活,既适合教学,又适合自学,已成为许多高校相关专业的“标准”教材。

作为主编,他以《上海译文》为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交流机会。1986年《上海科技译文》创刊,方孟智任副主编(实为执行主编)。他在大学办校报,后来在南京办科技信息刊物,从编辑工作中磨练出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精神。在担任《上海科技译文》主编期间,他进一步发扬了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精神。他始终站在学术的最前线,用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新思想,锚定学科发展的方向。2005年,期刊更名为《上海译文》,栏目也随着时代变化、因势利导,但办刊初衷和宗旨没有变,就是应用翻译。他一直倡导并践行作者、编辑、读者三者相结合的办刊理念,保持期刊的学术性、适用性和可读性,坚持翻译、期刊、出版三者联动,推动应用翻译研究的发展,助力本土翻译理论的建设与传播。2013年,方孟智将这一学术平台的接力棒稳步交给了复旦大学何刚强教授,如今又交给了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

作为积极分子,他多次组织召开会议,掀起了国内应用翻译研究的热潮。1985年初,上海科技翻译学会成立,方孟智担任学会负责人,多次组织和参加全国性翻译学术会议。在他的号召和组织下,全国各地召开了20多次大型应用翻译学术研讨会。正如中南大学贾文波教授所说:这些会议“对凝聚共识、壮队伍、稳方向、推陈出新、繁荣学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上海译文》编辑部还先后与国内外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各类学术活动、翻译竞赛、全国翻译教师暑期研修班等,以文会友、以会建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为翻译学建设作出了贡献。

作为词典编撰人,方孟智推动了翻译学的规范化,为翻译学独立地位的确立作出了贡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先后参与和主编了7部以翻译学发展为背景的词典。其中,1991年版的《中国科技翻译词典》以人物为主线,梳理了中国科技翻译史,这是我国第一部科技翻译词典。2004年出版的《翻译学词典》按照术语的单义性、简洁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编撰,深受初入翻译界的同行青睐,被许多高校列入考研参考书目。20世纪末,大量国外翻译理论传入,新理论层出不穷,新术语林立,业内人士应接不暇,常常一头雾水。本词典正是应此需要而编撰,将所有翻译术语汇集并整理,便于读者接收、理解、消化和接受。2011年出版的《中国翻译词典》以“中国”为中心,以“一体三环”为编纂依据和原则,突出学术性和历史性。2019年推出的《翻译词典》紧跟时代步伐,收录了不少新世纪迅速发展领域的新词,篇幅适中,复杂程度适当,面向初涉翻译研究的读者。上述系列翻译词典的编撰充分体现了编者着眼当下、着眼长远、务实与理论并重的视野,推动了中国翻译话语体系的建设。

方孟智就像一粒种子,在中国应用翻译的土地上发芽、生长、发展;同时,他也是一名播种者,开拓、耕耘、培育幼苗。时至今日,中国应用翻译的沃土上已开满了鲜花和硕果。

(作者:黄忠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研究中心教授;童英,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学院副教授)

标签: 中国应用翻译研究 《中国译学大辞典》 硕士论文 希望的种子 方梦之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