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潘英
本科专业: 会计
班级:2016
平均绩点:85.15/100 (WES3.6/4)
高考英语:135(国卷一)
4 级:520 6 级:571
雅思总分:7.5(听力9分;阅读8.5分;口语6分;写作6分)
GRE:333(Verbal163Quant170 写作 3)
奖项及荣誉:国创项目立项
提供:
新加坡国立大学—应用经济学(拟就读)
康奈尔大学 - 应用经济与管理
圣路易斯华盛顿——财经
罗彻斯特大学 - 金融(WL)
前言
作为一个各方面并不出众的申请者,从决定申请那一刻到收到第一份offer的那一刻,我都充满了不安和焦虑。在整个准备留学的过程中雅思外教一对一简历怎么写,我面临着很多选择,我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纠结之中。因此学英语,本文只是对该应用的“咸鱼”评测。它不同于许多大师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经历,具有启发作用。希望我们走过的弯路、踩过的陷阱能够给我们的师弟师妹们起到警示作用。同时也将为漫长的申请季画上圆满的句号。
申请准备
1. 时间轴
大三三四月决定出国后,我首先开始考虑找中介机构,寻找与目标专业相匹配的实习机会。与此同时,我开始准备语文成绩。 7月,大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后,我第一次参加了GRE考试,但成绩并不理想。 8月底拿到雅思成绩后,我准备了GRE,10月份考了333分。
作为一个严重拖延症患者,我是在考完GRE之后才开始写论文的。如果我对写作不太有把握英语,最好早点开始。直到12月中旬我才提交了第一份申请,然后我陆续提交了所有申请,直到1月15日。我2月底收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offer,3月初收到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offer,4月底收到了康奈尔大学的offer。
关于提交申请的时间。尽早提交申请的好处是可以早点收到结果,早点结束焦虑,而且还可以在评估申请结果后进行补充申请(不像我的焦虑一直持续到2月底,有些学校当我想补充申请时已经过了截止日期);然而,提前申请也有一些缺点,例如文件准备不足。对于像我这样同时申请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的朋友的建议是,如果你最想去的学校不在新加坡或香港,那么尽量先申请你的梦想学校,然后再申请香港的学校香港和新加坡,因为香港和新加坡的学校成绩相对较好。速度快,但是座位费比较贵(新加坡5万左右,香港9万左右)。你很可能因为担心错过学校而支付了安置费,但当你收到梦想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时,安置费就变成了沉没成本。
2. 中介
是否找代理主要看你的自律水平、信息检索能力和英语写作水平。我一开始就决定找代理公司,因为我觉得需要有人不断监督我,以免耽误时间,所以我找到了代理公司,报名了半包服务。机构主要给我提供了一些指导,比如文件的逻辑、申请流程等,也帮我修改了很多版本的简历和PS。但最终我还是通过官网一一搜索选择了学校。我自己写了文件并填写了在线申请。所以事实上,聘请代理机构做半包并没有给我省去很多麻烦。
回想起来,当时我签合同的时候还是比较仓促的。我可能是被这个机构众多的顶尖学校案例看得眼花缭乱了。与这样一个相对较大的机构签约时存在一个陷阱。您刚刚注册了该机构。你无法选择最终会帮助你什么样的论文老师和申请顾问。所以,你和老师的想法是否一致只能靠运气了。 。而且中途突然换了另一位申请人,两人的交接工作也没有完成。因此,如果你想找机构寻求帮助,还是需要慎重选择。首先,确认帮助申请的老师是谁,并检查过去文件的质量。那么你就需要多和老师聊天,了解双方的想法是否兼容。如果你积极性很高或者预算不高,DIY或者找一家专门写文档的小机构花几千块钱解决问题都是不错的选择。
3. 择校
3.1 国家:
起初我想去美国,所以我申请了美国的学校。因为我一直很喜欢看电影和美剧,所以我想亲身体验美国的文化和教育,同时开阔自己的视野。除了美国,我还申请了新加坡和英国。这是因为我逐渐了解留学之后,发现这两个国家性价比比较高,而且学校排名和认可度也都不错,所以就加了新加坡国立和伦敦大学学院。虽然新加坡其实是我给自己留下的选择之一,但由于今年美国的特殊情况,我决定把新加坡国立大学作为我的第一选择。
3.2 专业:
我本科专业是会计学,是一门比较实用的学科。我没有在国外长期居留的想法。如果要回国发展,国内外的制度不同,在申请上会造成一定的差异。我觉得如果想在国内从事相关工作的话,直接参加CPA考试可能会更实际一些。由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还不清楚,所以我在选择专业时也犹豫不决。我曾在机构的建议下想申请MPP(公共政策硕士),但在详细了解课程设置后雅思外教一对一简历怎么写,我发现自己对政治政策确实没有兴趣,所以最终没有申请。考虑到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很可能与商业相关,所以想补充一些金融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回到中国可以拓宽我的就业机会,而不仅仅局限于会计。无论我去金融机构还是咨询行业,拥有这种广度的知识都可以给我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3.3 学校:
选择学校也是一件从申请到结束都在挣扎的事情。我的心路历程大致是这样的:上名校——就上学——上适合自己的学校。一开始我根据各个排名挑选了综合排名最高的学校,找到了相对匹配的项目。同时,我通过中介机构、微博、论坛等查找自己想报考哪些专业相关的专业,并搜索学习经历;之后,仔细查看官网的课程设置和就业报告,筛选出自己喜欢的项目,并对信息进行整理。最后,我向机构询问了每个项目的申请难度,收集了一些拒绝信息,评估了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我把学校分为冲刺、匹配、保底三类,最终申请了7个项目。其实这样的成绩划分不需要很准确,但是可以明确你对每所学校的偏好,制定合理的申请时间表。我在择校方面的建议是,即使是保底学校,也应该选择自己有把握、肯定想去的学校。原因有二:第一,申请每所学校都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当你申请的是即使拿到offer也很可能不会去的学校时,你的简历和文件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还需要花时间去打磨其他方面。其次,如果你只考入这所学校,除非有间隙,否则很有可能因为不甘心或者其他原因,整个学习期间你都会郁郁寡欢。 (其实我在申请的过程中看了很多选校的经验分享,但是最后申请的时候,因为害怕失去学校,所以申请了两个即使拿到offer也不会去的专业……我只能说,还是尽量少用吧,一两个口袋就可以稳定心态。)
4. 文件
这篇文档我写了很长时间,大概两个月左右。因为还要实习,所以经常拿着电脑在公司楼下写到九点、十点才回家。在文章中,我主要强调了我的实习经历。毕竟我没有什么正经的科研经历可以写。刚开始写的时候,我心里很苦恼。我不知道如何完善我的经历。我总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很基础。对于经验段落,你可以用STAR原则来拓展你的思维,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处理什么任务,你采取了什么行动雅思外教一对一简历怎么写:自学GRE333雅思听力考9分,会计姐潘颖半DIY英国、美国+新加坡申请记录&备考经验,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清楚如何描述我的实习经历。
除了写我的实习经历之外,我还在我的文档中添加了一些主要课程作业。这些其实对我个人的科研能力、合作能力、专业知识理解的塑造都非常有帮助。我在资料中一般提到的是理财的可转债和财务分析的估值报告。申请商科专业时,还是需要在文书中提及实习和科研经历。事实上,如果你有过与你的目标专业相关的课外活动(例如商业竞赛)的经验,你绝对可以将其包含在论文中。
当我写论文的时候,我实际上是在结合一个又一个的经验。我写了几个段落,然后根据项目设置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这些段落。我觉得这个方法还是蛮实用的。如果是自己写文档,可以先写一个通用版本,然后根据每个项目的重点替换一些关键经验,然后再调整整体版本。有些学校可能有普通版本无法涵盖的特殊文件。比如《华盛顿》的三篇文章各有特色。其中一个要求你谈谈你将如何改善世界……很多商学院的论文都有具体的要求,所以最好尽早开始准备论文,并注意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
推荐信方面,机构建议我找金融相关的教授,但是会计专业本身金融相关的课程比较少,而且我也很早学过,所以最后还是找了财务管理的教授。 《Corporate Finance》的翻译有点模糊。我找到的另一封推荐信是我实习单位的经理,因为我接触的比较多,跟他比较熟悉。最后,两位会计教授和实习单位的领导为我签署了推荐信。虽然说国外大学不太重视中国申请者的推荐信(因为水分含量确实相当高),但我们还是要尽力让每一份申请材料至少让自己满意。
备考+实习
1. 考试准备
1.雅思
托福或雅思:《托福学术体验》课程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托福不是一个我可以掌控的考试。我根本无法应对写作和听力的困难。当时我男朋友正在学雅思。我做了一系列问题来尝试一下。个人感觉雅思比较容易。在得知大部分院校都接受雅思后,我决定放弃托福,选择雅思。但美国很多院校在申请较低分数时,对雅思会比较严格(比如托福写作要求是20分,雅思写作要求是7分)。作为一名两次考试口语成绩都没有变化的申请者,他不得不放弃一些目标院校。
口语:
第二次考试前一周,我去淘宝买了10节外教一对一口语。然而,突击考试后口语成绩和第一次裸考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我想要有什么实际的提高,我还是要通过长期的学习来学习。提高核心能力。准备第二部分的时候写了20多篇稿子,但是背稿子是没有出路的。首先,我不记得它们,其次,这是浪费时间。不过熟悉试题还是对我的心态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听力:
第一次考试时我的听力是7.5。第二次我把它提高到了9。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精听和复习造成的。当我准备雅思考试时,我只做了剑桥雅思考试系列的官方题集。每次我都会以模拟测试的形式完成4个部分,然后我会认真听答案句子。我准备了一个小笔记本,每页分为两栏,左边是标题,右边是相应的原文。在我看来,雅思听力主要考的是同义替换。我会圈出关键词的同义替换。听完答案句子后,我会仔细听全文。其实,不要以为明白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注重细节其实是获得高分不可或缺的一步。我会写下我容易错过的连续单词和我没有立即反应的单词。每套题的复习大概需要四十、五十分钟,比做题的时间要长,但想要提高,还是要忍受孤独。
我的雅思是在GRE之后考的。随着GRE词汇的积累,我基本上不用再为雅思阅读而烦恼了。不过雅思阅读有一定的技巧,主要依靠同义词替换来确定定位。当我第一次参加考试时,我遇到了一篇关于猛犸象的文章。整个过程我都不知道文章在讲什么,但这并不影响我做题的能力。最终我的阅读还是得到了9分。当我遇到标题列表之类的问题时,我会从头开始读,读一段话,看看有没有对应的点。这样,准确性和速度更有保证。我从高中开始就没有停止过阅读英语,所以我的技能和语感都还不错。虽然有技巧可循,但如果你真的不认识很多单词,那肯定不行。你必须多阅读并积累同义词替换。
2. GRE
在GRE和GMAT之间进行选择时,我是非常坚定的GRE一方。首先是我没有打算报考会计专业(很多会计专业只接受GMAT成绩);其次,很多商学院都接受GRE成绩;最后,根据学姐的考试经验,我擅长GMAT考试,逻辑性好,记单词能力强。需要注意的是,GRE和托福一样,需要提前报名或者找机构抢考位。我之所以要间隔4个月参加两次GRE考试,是因为我无法报名考试。
我考试准备的重点一直是口头。从5月份到10月份考试,我每天都背500个单词。由于我一边练习一边准备考试阿卡索,工作之余我经常读书、填空。我根据帖子、公众号等备考经验,选择了260篇文章的机读,1200道题的填空。回答问题的过程是相当痛苦的。当我填空时,我常常只能得到50%到60%的准确率,但只要我坚持并不断总结我的问题,我最终会提高。
在备考的时候,我关注了很多公众号,其中有不少有用的信息。考试前两天,我用公众号9.9报名了“静心班”。那堂课帮助我学习了从语言到定量和作文的所有内容,并教会了我一些技巧。不过这个技巧其实是根据考场的节奏来进行的,比如哪些题可以舍弃,如何判断三空两空题的正负情绪……虽然我自己可以总结一下,还有一些地方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师那么彻底。如果你想快速取得成绩,你可能需要找到一个好老师。
关于GRE成绩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越高越好。大多数院校的官方网站并没有明确说明需要多少分或以上的学生。他们通常会列出过去录取的学生的平均数。从申请案例来看雅思外教一对一简历怎么写,对于内地学生来说,325+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分数。即使分数没有达到,只要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还是有可能被录取的。
2. 实习
申请方向的确定对我的实习方向影响很大。如果你有继续深造的想法雅思外教一对一简历怎么写,一定要早点想好目标方向。我通过在线提交简历找到了实习机会。有一个专门寻找实习的平台,非常容易使用。在平台上传简历后,您可以一键提交给您感兴趣的公司。不过最好有一个目标方向,然后去目标公司自己感兴趣的职位,因为实习的确实很多,有的职位也很奇怪。 (文中不会提及平台名称,想了解的同学可以返回主菜单点击“戳我”发私信)
我的第一次实习是在我决定出国之前。和很多经济管理专业的同学一样,我在寒假期间申请了“四大”实习,最后去了毕马威。我直接参加了年审。我参与过信托公司的审计,负责资产证券化产品。因为这次实习还是审计了一个金融产品,所以在一些文件中也提到了。
当我决定出国并初步决定将来要发展到金融行业后(现在动摇了),我去了宝马金融的信贷部门。虽然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金融机构,但比信贷更有能力。可挂钩。当时每天都会收集经销商的信息,然后进行一些指标计算,以控制经销商的贷款风险。之后我去了汉能投资,主要做财务顾问,就是连接投资者和创业项目。我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整理投资者的信息、资金池流向和投资偏好。该机构本身也做一些私募股权投资业务。这次实习让我对一级市场有了初步的了解。
寻找实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简历会毫无结果或面试失败。不过,这个过程对于简历措辞和面试表现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机会。在找实习的过程中,我让同学帮我模拟面试,还请HR小姐姐修改了我简历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之后找实习就顺利多了。面试的时候还被仔细询问了我以后的工作内容来选择接受哪一个实习。但也因为自己比较懒,所以在应聘一个自己认为类似的职位时就加入了工作,并没有坚持要求一个公司头衔。但我认为头衔并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申请实习的时候,还是需要提前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位,深入体验一下工作环境。这不仅为证件提供材料,也为以后就业铺路。
信息
“我们从混乱开始,以更高程度的混乱结束。”
——查默斯
申请是一个美妙的过程。这段时间,我经历了后悔、怀疑、不安等负面情绪。在我高三的时候,几乎没有其他话题可以谈论。没完没了的谈话总是到了应用的地步。我张开嘴,闭上了所有关于申请、申请、申请的事情。我自认为是一个态度很好的人,但在申请过程中,我一直承受着“同侪压力”。当你看到他们简历上丰富的经历和无数的奖项时,你不禁会质疑自己,后悔自己之前为什么没有更加努力。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你可能会准备得更充分,并取得更好的结果。但我们还年轻,处于最好继续试错以确定方向的阶段。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不清晰,我才能够在大学期间经历各种不同的活动。我尝试它们,没有任何功利性,只是因为我喜欢它们(没有任何实际结果,但我获得了快乐——论“咸鱼”自我修复)。我相信大学里的每一段经历都有它的价值,都会在未来回首时熠熠生辉,所以,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全力以赴地去追求自己的爱情。
感谢学姐的邀请,让拖延症严重的我能够认真复习申请季;我还要感谢我的学姐有条不紊的采访和组织。最后,我还要借此机会感谢在申请过程中给予我大力支持的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是你们的鼓励和信任让我没有放弃。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