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次见一对一外教:20世纪50年代,学校向外教提供补贴,遭拒绝:我是中国人

阿卡索 6 0

你会因为一本书或者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国家吗?或者你有勇气不远万里翻山越岭,在异国他乡生活几十年,把异国他乡当成自己的家乡?

在中国,就有这样一位来自美国的女性。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时,她年仅21岁。如今,她已经在中国生活了75年。

在国内,她曾担任河南大学英语外教、外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与她不断上升的职称相对应的是,50多年来,她以卓越的教学能力培养了众多尖子生。 。

1975年,周总理亲自指示她加入中国国籍,这是她等待了30多年的夙愿。

她就是雪莉·吴(Shirley Wu),美籍华人。她的存在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这位外国女子到底有何玄机呢?她对中国有什么不理解?关系从哪里开始?

我心向东,初心历经岁月不改。

吴雪莉(Shirley Wu),英文名雪莉·伍德(Shirley Wood),1925年7月15日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吴雪莉的父亲是一名外交官。

然而,在吴雪莉的童年时期,她的家庭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富裕。由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吴雪莉的父母不断在失业和就业之间徘徊。搬家、转学对于吴雪莉来说是家常便饭。这让年轻的吴雪莉极度没有安全感。一直以来,她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人陪伴在自己身边。

13岁时,吴雪莉无意中读到了作家斯诺的《西游记》。本书在中国被译为《红星照耀中国》。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从此,Shirley吴开始对书中描述的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古代文明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之后,Shirley Wu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农学院。正是在那里,她遇到了她的挚爱。机缘巧合,她偶然结识了农业部特派留学生黄元波。

一个是谦逊的绅士,具有东方男人特有的优雅气质;另一个是才华横溢、充满异域风情的美丽女子。两颗年轻的心相互碰撞,很快发展成为恋人。

1945年,圣诞节第二天,在二战结束的欢乐气氛中,两人在亲友的见证下举行了简单而热闹的婚礼,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1946年,吴雪莉顺利从密歇根农学院毕业,跟随丈夫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上海。此时的她,也有了一个伴随她一生的中文名字——Shirley Wu。

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次漂洋过海,竟然让她在这里有了第二故乡。在中国生活期间,除了几次回国探亲外大学第一次见一对一外教:20世纪50年代,学校向外教提供补贴,遭拒绝:我是中国人,她一生从未离开过中国。

跨越重洋,得到你想要的

1946年英语,正值中国解放战争时期,战火仍充满中华大地。夫妻俩不断前往西安、上海、南京等地。尽管生活艰难,但乐观的吴雪莉仍然对未来充满向往。

来中国后,吴雪莉和丈夫首先在西北农学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工作。

让丈夫惊讶的是,吴雪莉总能很快突破语言障碍,与邻居坐在一起聊聊日常琐事。

不仅如此学英语,Shirley Wu还会在业余时间给国外杂志投稿,从西方的角度描述她所看到的中国。

之后,她和丈夫搬到了上海,住在海拉尔路的一个小弄堂里。

如果说上海有一件事让吴雪莉最难忘,那一定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听着广播报道上海解放的消息。

1953年,她的丈夫黄元波受老友邀请,前往汴州筹建制药厂。吴雪莉也跟随丈夫来到了开封。

我在开封的日子一开始并不如意。 Shirley Wu 和她丈夫的家在郊区。那里没有方便的自来水。如果你想要水,你必须自己去取水。因此,每天早上,Shirley吴都要提水给家里的水箱加满水;那时,正值国家计划经济时代。期间,所以不可能在外面买到成品衣服。无奈之下,吴雪莉只得自学裁缝,为孩子们制作衣服;冬天,家里生火所需的煤球也得用煤泥来做……

但对此,Shirley吴依然没有丝毫怨言。

她乐观开朗的气质和和蔼可亲的面孔很快赢得了邻居们的青睐。她喜欢听邻居讲故事,和他们分享国外有趣的故事。借此机会英语培训,Shirley吴和她的邻居们也学会了河南话。

后来,Shirley Wu进入河南大学担任外教英语教师。 Shirley Wu的到来对于外教资源极度匮乏的河南大学来说可以说是一件幸事。她不仅带来了纯正的美式英语,还大大丰富了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场地。

她的课程从不局限于课堂。她能把看到的任何场景变成有趣的户外课,让学生对原本枯燥的英语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看到自己的方法有效,Shirley吴很高兴也有信心继续探索更灵活的教学模式。

她时不时会去图书馆“代课”,要求每一个来借书的学生都用英语和她交流。在她看来,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英语口语才能得到提高。

她还尝试翻译《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中的短篇故事,并与中文对照制作讲义,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加深对英语的理解。

大学第一次见一对一外教_大学外教是干什么的_大学外教教什么

因此,当时在开封大学第一次见一对一外教,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金发碧眼、穿着时髦的外国女子,带领着一群中国学生。他们用流利的英语交流,给这座千年古都带来了一丝异域风情。 。

由于她奇特的教学方式,常常让学生爆笑,吴雪莉称自己为“搞笑美女”。

现任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关鹤峰也是Shirley Wu教授的博士生之一。据管鹤峰回忆,吴老师与学校其他老师很不一样。吴老师的课总是很活跃,她会让我们模仿小鸟、小猫和其他小动物的声音;而且每次去上课,她都会佩戴漂亮的首饰,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大家都很喜欢她,但却不敢离她太近。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审阅学术论文时,Shirley吴始终坚持“严师出好生”的原则。对于学生的论文,从选题到大纲设定,她至少要采访学生4次,论文必须在两天内完成。对于一万字以上的论文大学第一次见一对一外教,严禁抄袭。她总是一丝不苟地检查提交的论文,不厌其烦地陪着学生们一遍又一遍地修改。

一些老师建议她为什么不放松一点限制,这样对学生和她来说都更容易一些。

吴雪莉说:“我现在对他们越严格,他们以后的路就会越顺利。”

1981年,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时,已在这里工作20多年的吴雪莉,与她一起成为第一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优秀的教学模式和优异的成绩。

在河南大学任教期间,吴雪莉不仅为国家培养了源源不断的尖子生,还十分照顾年轻有为的教师。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学分享给年轻教师,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技能。

吴雪莉的一系列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发展。截至目前,外国语学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河南大学领军的“王牌学院”。

她的学生、现任外国语学院院长高继海曾感叹:“如果不是老教授们像吴先生一样一丝不苟,为外国语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外国语学院,现在的处境怎么可能这么好? ?”

闲暇之余,Shirley Wu还会应国外出版社的要求翻译中文书籍。她工作踏实、严谨、细致,通过一台老式打字机将每一个汉字转化为优美的英文,流向西方世界。翻译小说《和平的日子》、《苦菜花》一经出版就引起强烈反响。

此后,Shirley Wu为伦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翻译了近45万字的素材,还翻译了《陈云选集》初稿,可见她的翻译水平。

1988年,应中共中央马列翻译局邀请,吴雪莉来京翻译李鹏、姚依林等领导人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初稿。

因为母语优势和42年来对中国的深刻了解,吴雪莉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新词,比如“凝聚力”、“执法如山”、“廉洁正直”等。

她的翻译严谨、有趣,得到了国务院和马列著作翻译局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将吴雪莉的翻译视为标准的翻译方法。

除了教学和翻译之外,Shirley Wu还出版了《英美文学批评史》、《美国农业与农业教育》、《实用英语教程》等书籍,并发表了《提高英国文学批评史》等论文。研究生教学质量与高层次英语人才培养》、《略论尤金·奥尼尔的戏剧语言》、《中国学生与阅读技巧》等。学术成就进一步推动了英语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人

自从踏上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吴雪莉就一直在向世界介绍这个伟大而神秘的东方古国。

她经常向国外杂志报纸投稿,从西方视角描述中国的方方面面大学第一次见一对一外教,分享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出版商纷纷向她伸出橄榄枝,鼓励她继续创作,把这个伟大文明的发源地介绍给更多读者。

1958年,雪莉·吴的小说《中国的一条街》由伦敦出版社出版。为了凸显这部小说的独特性,伦敦出版社是这样介绍的:

这是一幅完整而美丽的共产中国日常生活图画。这不是对一个中国人的简短采访,也不是西方记者短短几周的观察记录。这是一个关于嫁给中国人的故事,我作为一名中国家庭主妇、母亲和老师的个人经历。

1962年,担任世界和平理事会成员的吴雪莉的母亲道森夫人在好友斯特朗的推荐下,从莫斯科秘密来到中国,会见了周恩来总理。然后,他遇见了失散十七年的女儿。

值得一提的是,在Shirley Wu的影响下,他的母亲道森夫人逐渐爱上了中国和开封淳朴的民风,两年后成为河南大学的外籍教师。后来,道森的妻子去世后,吴雪莉按照母亲的遗愿,将她的骨灰安葬在中国的土地上。

20世纪50、60年代,外教资源匮乏,可以申请政府补贴。开封大学提出了为吴雪莉申请外教补贴的想法。她一提出,就遭到了吴雪莉的反对,因为在她心目中,这些补贴是给外教的。对于外国人来说,她不需要。

当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时,吴雪莉的朋友从瑞典送来了一些面粉。孩子们吃完Shirley Wu做的面包后,吵着要妈妈的同学多送一些面粉。 Shirley Wu批评孩子们说:“我们怎么能靠别人谋生呢?更何况,写信索要食物,不仅不礼貌,而且影响国家形象。 ”

在中国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她始终保持着初心。她相信,只要自己熬过这些日子,中国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潜意识里,她已经把自己当作中国人了,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不是吗?

1975年,周恩来总理得知吴雪莉是美国人却痴迷于中国的教育时感到震惊。因此,周总理特意指示吴雪莉加入中国国籍。这时,Shirley Wu终于意识到自己从1946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这个愿望从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起就产生了。

这时,她终于可以说出准备已久的话:“我不再外教,而是中国人!”

大学外教教什么_大学外教是干什么的_大学第一次见一对一外教

在学校里,每当有人称她外教时,她都会认真纠正:“你错了,我已经成为中国人了,不是外教。”

成为中国公民后,吴雪莉的生活无疑变得方便多了,尤其是出行。她不再需要去当地派出所办理长途乘火车旅行登记。

从1979年开始,吴雪莉每隔几年就会回老家探亲。当然,这并不是一次完整的探亲,因为那几个月她总是很忙。她们在那里忙着宣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习俗,介绍中国的雄伟河山、中国家庭主妇的生活等等。

有时连她自己都分不清她是在向外国人介绍祖国,还是向同胞介绍中国。

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不少外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

她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人民日报》专门对她发表了一篇文章,亲切地称她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人”。

让我心安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

吴雪莉的一生正如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定风波》中的诗句:“此安宁之地,乃我故乡”。

因为一本书,她爱上了中国;因为一本书,她爱上了中国;因为一本书,她爱上了中国。因为热爱中国,她在中国结婚了。

吴雪莉和丈夫黄元博共有6个孩子。

1984年丈夫去世后,她的五个孩子前往美国读书并定居。如今,吴雪莉只有留在开封的大儿子陪伴。

当被问及是否想过回到美国时,吴雪莉总是摇头说道:“我的母亲和我的丈夫都埋在这片土地上,我的事业和我的学生都在这里。”我喜欢中国并且在这里生活得很好。与纽约相比,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定居美国的孩子们多次想带她去美国安度晚年,都被她一一拒绝。

在Shirley吴家的抽屉里,还摆放着一面五星级的红旗。制作日期是1949年9月30日,每逢国庆节,她都会在门口悬挂这面珍贵的五星级红旗,庆祝国家的生日。这个习惯她已经坚持了72年。

年复一年,原本鲜红的布料渐渐褪色。当家人想给她买一面新旗帜时,她拒绝了:“它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我成长,我不忍心改变它。”

1988年,吴雪莉荣获河南省教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教委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1993年,吴雪莉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同年,她还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

2002年,在河南大学建校90周年庆典上,主持人问吴雪莉为什么选择留在中国。她回答说:“中国这些年的发展也代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当我留在这里时,我不仅因为我喜欢这里大学第一次见一对一外教,而且还能够亲眼见证中国的发展。”

2014年,89岁的吴雪莉被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十佳功勋外教”称号。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她笑着说:“‘外教’这个词用在我身上不太合适,但很合适,因为我已经是中国人了。”

2016年,吴雪莉还荣获省教育厅、省高校工委授予的“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光荣称号。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中国教育事业和传播中华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吴雪莉也获得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吴雪莉深感荣幸。他视若珍宝,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架上。

在中国,入选国际友人的人数很少,但吴雪莉就是其中之一,她也是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此外,吴雪莉还多次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委员。她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国家政策,参与政治讨论,解决部分下岗职工的经济状况,履行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

0 结论

从21岁到96岁,吴雪莉将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她纯洁的心灵确实令人敬佩。

吴雪莉现已退休,住在开封老巷子里的一个普通农家院里。虽然她衣着朴素,但精神抖擞。闲暇之余,她还自己种花、种菜。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只听她地道的开封话,你一定会以为她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有记者也会问她同样的问题,是否会考虑去美国安度晚年。吴雪莉总是用地道的开封话回应:“我这辈子都不会离开,就留在这里。我死后,我也会留在这里。”我的骨灰撒在黄河里了。”

每当想要放松的时候,吴雪莉总会坐着轮椅去河南大学校园。看着一代又一代充满活力的年轻学子,她总是露出慈祥的笑容:“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都是未来的希望!”

对于吴雪莉,河南大学这样评价:异国他乡是我的家乡,我的师情在我的灵魂里。她值得这样的赞扬。

她说:“我这辈子都不会后悔成为中国人,这是我的骄傲。”

标签: 大学 外教 经济危机 吴雪莉 上海解放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