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网友发帖:“小红书怎么突然收到这么多美国帖子?”
众所周知,美国对TikTok的禁令即将生效英语,尽管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将再次讨论禁止TikTok在美国运营的法案打击一对一外教,并将在法律生效前就该问题做出裁决1月19日起生效。但一些美国年轻人已经开始寻找TikTok的“替代”软件。
随后,一款名字全是汉字的应用程序“小红书”出人意料地登上了美国App Store排行榜的榜首。
于是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不少新注册的美国用户将自己的ID命名为“TikTok Refugee”(TikTok难民),并以“Excuse me”的礼貌手势进入小红书,戏称其为“TikTok Refugee”。 “避难所”。
令人惊讶的是,虽然国内用户白天使用打击一对一外教:当我醒来时,小红书挤满了TikTok美国“难民”,美国网友晚上使用,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交流。甚至当我点击一些美国新用户的主页时,除了用英文表达自己的帖子外,很多人还尝试用中文表达。结果,交通状况出奇的好。
有外国网友就相关话题发帖,希望学习中文平台上的网络热词,并在发帖时使用。有国外网友表示以后还会住这里学英语,国内网友则表示希望软件增加一键翻译功能,防止外国人看不懂界面操作。
更可笑的是,根据中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帖子,一些TikTok难民来到小红书后,竟然开始辅导中国小学生做作业。
不得不说,随着这波操作打击一对一外教,我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对于中国网民来说,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是最重要的。 TikTok“难民”的到来,意外地在中小学兴起了“英语角”,在线外教免费一对一授课。
说实话,中美年轻人的这次“碰撞”,算得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长期以来,美国依靠其全球舆论霸权阿卡索,制造了一个信息茧,让美国人几乎不了解中国。也就是说,美国人就算想抹黑中国,也做不到,尤其是美国媒体制造的谣言,看起来水平真的很低。
现在,通过小红书,中美两国的年轻人可以互相分享日常生活细节,更多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文明。美国网民也可以借此更多地了解中国。
当然,一些不安好心的人可能会借此引发外界有害信息的涌入。 “朋友来了,有好酒;有狼来了打击一对一外教,有猎枪。”平台只需无情地针对并消灭他们即可。更何况,以中国的舆论立场,中国人怎么会输呢?
恰巧此时恰逢过年。利用美国网民“到来”的契机,向他们宣传一波春节文化,客观地展现中国社会真实、完整的图景打击一对一外教,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为什么不呢?
比如,年夜饭就是春节文化之一。今年瑞意生活餐厅为您准备了这道大菜——经典闽菜——佛跳墙。
标签: 美国新用户 TikTok难民 小红书 中美文化交流 美媒造谣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