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风格建筑——集美美村 本报记者 石晨静 摄
金秋十月,一场全国大典将海内外福建同胞的心紧紧相连:邀请他们亲临现场观看大典,为祖国感到自豪;他们回家乡探望,赞扬家乡的发展;他们在海外看直播,对家人的爱……爱国主义,世界上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爱国爱乡深深融入福建人的基因中,成为一代代人继续奋斗的不竭动力。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福建描绘了建设“机构有活力、产业优、人民富裕、生态美”的宏伟蓝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将关怀化为动力,将期望化为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团结的主题,推动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级关系和谐发展。为新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新福建建设提供了广泛支持。
坚守圆心,坚持党的领导——
福建始终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集中统一领导,引导统一战线成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凝聚思想政治共识,提出了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良好局面。
2015年12月25日,福建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省委书记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委统战部。 2019年会员单位31家。领导小组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充分发挥研究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作用,积极推动中央统一战线重大决策部署工作。实施。
找准定位,把爱国主义融入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闽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号,更代表着一种使命和责任”。在2019年6月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经济论坛闽商大会会场上,美国华东华人协会协会主席陈清泉表示,正如大会会歌《世界闽商》中所唱的那样:“四个一分真功夫,五分勇往直前,一分家乡,灵魂就不会流浪……”作为一名闽商,我们要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建设新福建。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第六届世界闽商大会共签约工业项目1797个,计划总投资7809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1409个,计划总投资5128亿元。
不仅在世界闽商大会上,而且在闽商回归工程、光彩兴商工程、海外人才工程福建行等统战品牌活动中,广大统战人员积极为建设闽商作出了积极贡献。新福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共接待民营企业项目7800多个,总投资4.6万亿元。 2018年,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省70%的GDP、70%以上的税收、73%的科技成果、82%的就业岗位、96.2%的企业数量。与此同时英语,非公有制社会人士向公益慈善捐款超过100亿元,积极参与“千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 1285家企业(商会)对口帮扶贫困村1326个,总投资7.4亿元。元,帮助4.1万贫困人口。
延伸半径,将爱国主义融入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国庆节,香港同胞、元泰红茶创始人魏文生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直播中国。 “太励志了,让人热泪盈眶!”魏文生的父亲魏克英先生是著名爱国华侨,祖籍福清。他坚定不移地投身家乡慈善事业,累计捐款超过1200万元。
华侨是福建的一大优势和宝贵资源。陈嘉庚、林少良、林文静等一代代福建侨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不懈奋斗。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超过900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80%左右;福建侨胞捐款累计金额已超过290亿元。
港澳同胞也是新福建建设的重要力量。福建目前有港澳同胞130万多人学英语,福建社团300多个。近年来,通过制度化交流平台、常态化联谊平台的搭建,福建民间对国家的亲和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福建社团在港澳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在政治上的作用不断增强,爱国爱港澳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长期稳定。
福建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福建在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昨天,我们目睹祖国日新月异,各项惠台政策深入人心;今天,台湾同胞、台企落地第一个家园,共享祖国繁荣昌盛,明天,我们将不忘初心,积极参与经济建设;明天,我们将继续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深化交流合作,共同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华民族。”厦门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吴家英说。
新闻重播
2014年10月,在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厦门集美校友会的回信中表示,希望广大侨胞弘扬“嘉庚精神”,深切爱国,坚定报国。我们将与祖国人民一道,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而不懈努力。习近平指出,陈嘉庚先生是“华侨的旗帜、民族的荣耀”。他爱国,创办学校,投身救亡斗争,促进华侨团结,为民族解放而奋斗。他是海外华人的一代领袖和榜样。他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把国家、民族放在第一位的品格,他关心祖国建设、投身教育事业的真诚,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潘威廉回信。他在回信中说:“厦门是一个好地方,是你们的第二故乡集美哪里有外教一对一,也是我工作的地方,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你们在厦门大学任教30年,把宝贵的时间奉献给了我。”这种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厦门、对中国的热爱,让我非常感动。”
嘉庚精神永垂不朽
2019年第二届“厦门嘉庚文化周”上,厦门地铁一号线列车正式命名为“嘉庚”。本报记者石晨静拍摄,在厦门市集美区嘉庚路149号,有一栋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这里是陈嘉庚故居。故居陈列着泛黄的文件、老式的家具、破旧的衣服、残缺不全的瓷碗,无不无声地诉说着这位华侨领袖的伟大一生。 86岁的任静波是集美校友会永远名誉会长。说到陈嘉庚的一生集美哪里有外教一对一,他是非常了解的。 “努力工作、诚信做生意、捐钱办学等等都是讲述嘉记故事的好起点,而对家乡和爱国主义的热烈感情一定是最美的篇章。” 1894年,陈嘉庚捐资创办提斋学校。他在海外创业时,仍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先后创办了小学、中学、师范、渔业、航海、商业、农林等十所学校,统称为“集美学校”。此后,他又捐资创办了厦门大学。当生意遇到困难时,他坚定地说:“我宁愿卖掉大楼,也不支持厦门大学。”陈嘉庚心系家乡,捐资办学,支持教育。抗战爆发后,陈嘉庚当选为南洋华侨救难祖国会会长。一方面,他号召海外华人捐钱捐物,采购大量汽车和军需物资。另一方面,他亲自到南阳各口岸讲话动员,组织南阳侨胞回国考察团,向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和爱国同胞表示慰问。前线。 2014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
当年9月5日,厦门集美校友会和《集美校友》杂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反映了海内外集美校友和嘉庚弟子的心声。不久,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集美校友会的回信中这样评价陈嘉庚:“他爱国兴学,投身救国斗争,促进侨胞团结,努力奋斗。”为了民族解放。他是海外华人的一代领袖和榜样。他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把国家、民族放在第一位的品格,他关心祖国建设、投身教育事业的真诚,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任静波表示,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卡哈格精神”进行阐述,为新时代弘扬“卡哈格精神”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总书记回信的好消息传遍海外,老华侨激动万分。全国各地侨领纷纷表示英语培训,嘉庚精神的核心是爱国、报国。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信中的精神,把国家第一、民族第一作为思想和行为准则。五年来,嘉庚故里集美大力弘扬嘉庚精神,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地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文化熏陶、示范践行等方式,将嘉庚精神融入各项经济社会工作,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价值持续提升的力量。 “在集美,每年在社区、校园、企业等地开展近百场嘉庚精神基层弘扬活动。此外,持续推进嘉庚主题文艺创作,推出电影、广播剧、有声绘本、动漫作品、音乐剧等文艺作品。
”集美区文联专职副主席何庆宇表示,践行嘉庚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潮流。数万名志愿者身穿红背心,在集美大街小巷默默奉献。每天都涌现出诸如“时代模范”陈青舟这样的人物和故事,传承和践行“两条腿走路”,嘉庚精神也注入了不竭的精神。集美依托嘉庚精神和华侨文化、闽南文化、校村文化等“一精神三文化”集美哪里有外教一对一,全面落实“一精神三文化”精神。实施跨岛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济规模效益不断提高。在嘉庚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侨将“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作为座右铭(文/福建日报记者 潘树杰 田原)。
“老内”潘威廉:永不放弃,做个厦门人
今年暑假,潘威廉“重游中国”,走访了26个城市,感受中国的巨大变化。 (受访者供图)“我回来了!” 10月21日晚,刚从北京抵达厦门的潘威廉一坐上出租车,就对司机感叹道。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偶尔也会说闽南语。虽然有一双蓝绿色的眼睛,但在厦门生活了31年的潘威廉却是地道的厦门人。 “我是一个自远方来、常住、深爱的厦门人。”潘威廉作曲并演唱的歌曲《美丽厦门》充满了他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告白。长期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的潘威廉是我省第一位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每当有人说厦门是潘威廉的第二故乡时,他总是纠正他:“厦门是我的第一故乡”。 “我在美国居住时间最长的城市是加州,只呆了7年。”潘威廉说道。从一个“老外”到一个幽默自称的“老奈”,回想起来,我已经在中国呆了半辈子了。 1988年,怀着对中国大陆的好奇和向往,为了圆自己“学中文”的梦想,潘威廉果断卖掉了自己创办的金融公司,带着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来到了厦门。 “当时只有厦门大学允许外教带家人来学习汉语,而且还为我提供了宿舍。”我原本以为这只是短暂停留学习中文。潘威廉抓住了“留在厦门”的机会。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了,我在厦门也呆了30多年了。
“作为厦门、福建乃至整个中国巨大变化的见证者之一,潘威廉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这些年来,潘威廉给在美国的家人和朋友写信,讲述谈起家人在厦门遇到的人,潘威廉还记得,当初住在厦门大学的宿舍里集美哪里有外教一对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福建五周年专题报道:绘制新福建最大同心圆,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他花了三年时间才安装好。他的第一部固定电话之前他在美国的家里安装了第一部固定电话,刚到厦门的时候,只有厦门岛的中山路一带比较繁华。厦门的高楼林立,岛内外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潘威廉还记得开放、包容、好客的厦门人民是如何帮助他的家人的。当时在厦门大学食堂吃饭是需要粮票的。当潘威廉一家拿现金无能为力时,很多并不富裕的老师都捐出了自己的钱。食品券是均匀发给他们的。潘威廉更愿意分享厦门和中国发生的变化。 2002年,厦门参加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的国际花园城市竞赛。潘威廉受托作为厦门代表团主讲人,向世界介绍厦门。最终,厦门获奖。获得金牌。 2018年底,潘威廉新书《我看不见外国人——老潘的中国书信》出版。中国的变化在他写给大洋彼岸的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值此新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收到书后,我回信对潘威廉说:“这些年来,您热情地为厦门发声,为福建发声,向世界讲述中国的真实故事,这种‘不见外人’的精神,我很欣赏。”
创作了《魅力厦门》《魅力厦门大学》《魅力鼓浪屿》《魅力泉州》等十多本介绍福建各地风土人情的书籍,并翻译成英文并推荐走向世界;参与了400多集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电视节目;协助《国家地理》拍摄郑成功专题片的翻译工作;潘伟廉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向世界讲述着福建和中国的故事,从未停止过。依然觉得福建是最美的地方!”63岁的潘威廉表示,退休后会留在厦门,因为“哇,我是厦门人(闽南语:我是厦门人)集美哪里有外教一对一,我爱厦门。” (文/福建日报记者 杨珊珊)
标签: 第六届世界闽商大会 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 天下闽商 福建建设 港澳闽籍社团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